立即注册 登录
临药网 返回首页

wsplaojiu的个人空间 http://www.linyao.net/?1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强拆不能成为城镇化的代名词

热度 2已有 316 次阅读2010-12-3 09:49 |个人分类:杂谈|

昨日,我浏览了关于复旦大学博士生孟建伟通过网络日记记录了暴力拆迁案处置全过程,以及清华大学博士生王进文给山东老家市长有关拆迁问题的公开信的相关报道,引起了思想上的共鸣,也想说几句。
    现在,全国都在推行城市化,特别是强拆都成了城镇化的代名词。这一现象说明目前一些城镇化的政策、路径、方法有问题,这些被强拆的农家不是每家都有博士生,农民维权靠什么?一些地方可以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抵消《物权法》,问题的症结还在于执政者和执法者的政策理念。我不敢说强拆过程中都违法,都不讲道理。但是,对于目前的城镇化思维我认为起码有如下几个问题:
       1、城镇化要因地制宜,对于一些工业发达地区,在城市郊区,进行合村、社区建设,把农民集中起来,让农民住楼房。因为这些地方的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已经不再从事农业劳动,不再依赖农业,在这个前提下,政府可以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客观上形成农村人口的聚居区,是可行的。但这种情况绝不能演变成“圈地”运动。
    2、 城镇化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搞成大拆、大建和圈占土地运动,不能劳民伤财。城镇化最关键的户籍制度改革、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保障措施的配套,而不是“统筹土地”。现在的交通、通讯都很发达,采取“城镇圈”建设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3、城镇化要注意农民利益。 在农民还是依赖农业收入为主的地区,农民有自己宅基地,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养鸡喂猪,这些副业收入,一旦住上楼房以后,不仅这副业收入没有了,家畜、农用机具等也没有地方存放,这些都是实际问题。而且住楼房以后生活费用也会增加,包括用水、用气等。对于农民而言是得不偿失。
       4、城镇化后能源极度浪费。譬如现在的农民都是用柴禾作为主要能源,城镇化后的农民把一些柴草(秸秆、麦秆、稻草)都放在田里烧掉,山上的柴草也没有人砍用了,都象城里人一样去烧煤、用天然气。在资源日近枯竭的今天,是何等可惜呀。算一笔账,城镇化后农民用于生活的能源按每户一年多消耗一吨煤,全国2.8亿户农民,一年就多消耗2.8亿吨煤。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资源浪费。
       5、我在基层感觉:可能现在中央、国家政府(司处级)的官员大多有留洋经历,完全按西方管理思维来制定政策和治理国家有问题。应该多下去走走,多看看。降低决策失误很有必要。否则,短期内经济可能上去了,资源却匮乏了,必定会贻害子孙。这样下去,通胀下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请继承毛爷爷的思想: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求求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不要“折腾”了!

路过

鲜花

握手
2

雷人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屠狗英雄 2010-12-7 08:26
在利益面前,什么思想都没用。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