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临药网 返回首页

唧唧61的个人空间 http://www.linyao.net/?187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关于教育孩子

热度 21已有 618 次阅读2010-9-9 09:20 |

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关于教育孩子
一次,杨澜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
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衣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
,出外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谈到这里
,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看到这里,我猜想:崔琦一
定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错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
人的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 至仁至
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崔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崔琦的母亲如听到这句话可以含
笑九泉。
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想尽了办法,操碎了心。孟母三迁,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
惜举家迁移,其用心可谓良苦。今天的母亲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与之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幼
儿园开始,就带着孩子在各种兴趣班之间奔波,学钢琴,学书法,学韵语,学奥数,学英语,学游
泳,学绘画⋯⋯而无论学什么,都要大人陪着,母亲就是这陪读一族的主力。这时无论是城市里的
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勇气和毅力,有的放弃高
薪做起了专职妈妈;有的在学区附近赁房而居;有的变卖家产,只为凑齐学费;有的自己去学习各
种育儿知识⋯⋯母亲的努力不断结出硕果,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国际奥林匹数学、物理、化学
竞赛的状元,少年吉尼斯记录的挑战者⋯⋯越来越多的光环罩在了越来越小的孩子们身上。
相对于母亲们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是孩子们在母亲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前的沉默和反抗。据一项调查
显示,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孩子把自己最不喜欢的人列为父母。孩子们有事需要交流时,父母只是他
们第四位告知伙伴。不堪重负的孩子们选择了许多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她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为一个有利于家
国的栋梁,不会有一位母亲培养孩子的目的出于让他走向毁灭,也不会有一位母亲会预见到自己有
一天会被自己的孩子夺去生命。母亲义无返顾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她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孩子
,给他最好的营养,让他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她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孩子的成功
让她们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在孩子的成长中她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正是由于这种盲目的爱
,让她们无视孩子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成名,成材,成为受人瞩目的
对象才不负她们的苦心孤诣,而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 汇贤雅国学堂提示,以下问题,希望家长们
重视和理解:
一、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确定学什么,要根据一个重要的原理—比较价值原理。大教育家斯宾塞精辟指出:”最重要的问题并
不在于这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知识有比较价值,所学的任何一门科目都或多或少
的有其比较价值所在.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应当让孩子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着重学什么⋯对此应该
慎之又慎,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最大效果的学问上.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有点价值,而应该追求最大
价值—-一辈子受用!
二、什么是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
,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汇贤雅国学堂认
为,国学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
.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等重要著作.
三、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
<<弟子规>>—系统化的“行为守则”
是一整套的系统化的“行为守则”。<<弟子规>>教育小朋友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
,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
基础。
<<千字文>>—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有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
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
<<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
,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出巨大的启发.
<<大学>>—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人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
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
“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变.所以, <<中庸>>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
谐之道.学了<<中庸>>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情商)素养的人才.
<<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
方面,例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则运用
<<老子>>,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而不凡.
四、诺贝尔奖得主与经典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汤川秀树
杨振宁说:”我之怀疑奇遇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心得有关.<<易经>>中既有阴阳
相似道理,又有阴阳相消长或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 杨父很早就发现杨振宁
在数理上”有异秉”.睿智的父亲并没强化,发展其子天分,而请清华大学国文教师教他国粹.初中两个
假期,振宁背会<<孟子>>.他形容古典文化对他人格形成,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如阳光和水”一样重
要.
李政道是从周敦颐<<太极图>>中萌生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形象动荡的太极
图,深深表达了宇宙星云至电子质子的一切形成.”
丁肇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下长大.他说:”<<大学>>的格物致知精神使我成就大业.”他希望中国下一
代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试验精神真正融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汇贤雅国学堂在多年国学
教育过程中,也接触了多位从传统文化中受益的名人和大家。
日本汤川秀树的母亲是中国人.他启蒙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他最爱<<庄子
>>是应为<<庄子>>使他开窍.”一天,我正在思考基本粒子时,忽然想起,庄子一段话,”南海之帝为倏
,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倏`与`忽`如两个粒子相遇与混沌之
地,是粒子对撞吗?`混沌`是更基本的粒子构造吗?由是,<<庄子>>确定了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
五、经典造就财富人生–李嘉诚,吴任宝,张瑞敏
华人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三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正是在这些童蒙读物中,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五岁入小学,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子曰诗云.<<诗
经>>.<<老子>>.<<庄子>>.<<离骚>>伴随他一生.打下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嘉诚感叹
:”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华西村—吴任宝
一介农民,能在政治风浪中,凭借超凡的政治智慧,以及近乎与生俱来的企业家天分,历数十年而不倒
,将红旗从政治挂帅的时代,打到经济挂帅的时代,且为华西夺得”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入选’中共建
党80周年八十人”,只是时读时辍念了三年私塾,血脉中流淌着”六经”,印象最深的是<<三字经>>,譬
如”子不教,父之过”⋯.他那源于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德观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奇迹.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我最喜欢三本书:<<老子>>.<<论语>>.<<孙子兵法>>” 张瑞敏说自己最喜欢读的是老子的<<道
德经>>,也喜欢自觉的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运用于经营之道.”<<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
的大局观;<<孟子>>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分,勇于进取,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帮助我
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他曾老老实实地透漏自己的雄心:日本式管理(团对意识和吃
苦精神)+美国式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归根到底,我
们要造中国自己的品牌.”
六、毛泽东的智慧与`四书五经`
江河不择细流.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前无古人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和大
教育家,其关键就在于他首先是一位大学问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当时已经译成中文的部分
马列原著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和方式方法大部分均可在中国
优秀文化典籍中找到出.他评<<三国>>.批<<水浒>>.熟读<<资治通鉴>>.精研<<红楼梦>>.圈阅<<二
十五史>>翻检”诸子百家”.特别是对于被称为儒家经典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和”五经”(即<<诗经>>.<<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的学习和研究,运
用与继承,无疑对他领袖思想的最终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1,实践论”得出于<<礼记.学问>>
2,群众路线”得出于孟子的”国人学”
3,为人民服务”缘出<<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思考:毛泽东对”四书五经”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可以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他笔下,经典充满
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尽管他后来出于种种政治因素对孔孟之道和儒家文化大加挞伐,但如果把
”四书五经”的优秀典籍的影响抽取出来,毛泽东思想肯定是不完整的.毛泽东尚且如此,是到了我们
抛弃迷信和盲从,用自己的头脑去反思孕育了数千年华夏文明的中国文化的经典的时候了!从这些中外
名人早年所接受的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若能在孩童时期就汲取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早早培
育起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是必然.
七、抓住教育的敏感期
孩子的大脑发育理论,孩子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完成60%,3-6岁完80%,6-8岁完成90%,8岁以后的发展
则渐趋缓慢,到了13岁以后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大脑发育最关
键的敏感期.4-1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然也因其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
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汇贤雅国学经过多年总结发现,这段时期应把握其记忆的特长善加教育
。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经典为主要教材,教导儿童熟读,进而达到
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学习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其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
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成长.能扶持他克服人生逆境难题,养成阅
读古文能力.此种终生受益的教育,在童蒙学习经典阶段中种下根苗.十年易过,终身难得,且莫等闲错过
了.
八、汇贤雅国学的主张:
学习国学的方法可以很简单,只要父母有耐心,与老师配合,利用好孩子的业余时间,带孩子走入少儿国
学班.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学习,他们自然就会背诵,通过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理解其中含义。少儿国
学教育总括只有两个重点,一,从教材说,自小就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只要有价值
不管艰深不艰深.二.从教法说,就是让他对经典产生兴趣,通过背诵记住原文,通过学习理解内涵
,再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汇贤雅国学的理念: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经
典的学习,让孩子一辈子受用。

路过

鲜花
16

握手
3

雷人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9 人)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日志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回复 本仁 2010-9-9 09:41
我曾经看过儿子一年级的国学书,我真的没有学过,可惜学校没有开设该科。素质教育成为空谈,至少在基层学校。
回复 唧唧61 2010-9-9 13:54
就是啊,现在很多父母都给孩子把业余生活安排的很紧,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对不对?人家都学自己的孩子若不学真怕以后会吃亏的。难啊!
回复 金鸡湖畔 2010-9-10 13:17
我觉得孩子一定要穷养,现在虽然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但一定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才会有成才之本。
回复 乐乐周药师 2010-9-11 07:01
河南人想出来,太难了。
回复 gaoshidong 2010-9-11 09:20
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大多心声和体会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