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临药网 返回首页

成成1989的个人空间 http://www.linyao.net/?28311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血液高凝状态(转)

热度 10已有 1073 次阅读2015-7-7 21:29

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发展可贯穿在许多疾病中,如冠心病、肺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血症、血栓性疾病及多种恶性肿瘤等等,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产生影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

    血液高凝状态的微观研究的基础原因包括:1.凝血因子增多或活性增强;2.血液中促凝物质的出现;3.抑制和清除已活化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4.纤溶活性下降;5.血小板因素等等。这些因素中某一个或多个形成,将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最直接是对血管壁功能和结构的改变:产生血管收缩或者内壁损伤。这同时是以上很多慢性疾病的肥沃土壤。

    要改变一种病理状态,单单了解这些是不够的。我认为需要从社会因素着手,了解其形成的整体要素,也许对目前大家面临的困惑会有所帮助。

    一  环境的因素。长期反复感染、炎症,常累及小动脉与微循环,使血液淤滞、缺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

    二  人为的因素。血管穿刺过于频繁,不良药物的刺激,手术的创伤都会改变人体血小板和凝血系统的正常工作,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干预,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  饮食的因素。高热量,高盐,重金属的食物摄入无疑会加重人体代谢的负担,自由基沉积血管壁和血液中,影响血液浓度。

    四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压力,会影响血管的正常收缩和舒张。而且这种影响是全面和容易持续的。

    五  新近报告即使是短暂的皮肤变冷亦可使血小板数和血液粘滞性明显增加。

   高凝血症最确切的定义是指循环血液的一种状态, 它较之正常状态只需较少量的促凝物质即可引起血管内凝血, 并产生相应的血栓形成。在静脉和动脉血栓栓塞的发生过程中, 它是一个促发因素。已有报告血小板反应性增加可促成高凝状态。在正常的止血过程中, 血小板被激活时即可发生凝集。血小板的这一功能可通过体外实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肾上腺素类促效药来证实。已证实在应激状态下血循环中的肾上腺素水平可足以引起血小板在体内凝集。因此, 应激可能与引起血小板激活有关。而且, 已证实应激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痉孪, 据认为在缺血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中, 这是一个起重要作用的因素。


路过
8

鲜花
2

握手

雷人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